——西安外国语大学“心•希望”社会实践服务团赴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牧护关镇中心小学开展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活动
(本网讯)2016年7月13日至7月27日,由西安外国语大学西方语言文化学院,“心·希望”社会实践服务团组织10名团成员,在带队老师张欢的带领下,前往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牧护关镇秦关小学开展为期15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活动。
秦 关 小 学
据悉,本次活动是学校根据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关于开展2015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的文件要求,为落实好党中央的政策要求,“心·希望”社会实践服务团组织开展的本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活动。
调 研 路 上
本次活动是经 “心·希望” 社会实践服务团结合前六年的调研资料,经过反复商讨和分析,最终确定了本次调研的主题----《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及问题分析》,并制定了详细的调研计划和调查问卷, 从家庭环境、教养方式、教育模式、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几个角度出发,深入了解当地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教育状况的区别。在此次实践活动中,志愿者们走访调研了秦岭村、秦政村、秦关村、秦茂村、秦川村5个村庄,共家访45个家庭,发放并回收95份有效问卷。志愿者们以传承和奉献为己任,关注留守儿童,倾听他们的声音,聆听他们的渴望,通过延续不断的调研活动和宣传工作,唤起父母以及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的关注。
和 调 研 对 象 沟 通
为了持续引导和帮助牧护关镇中心小学的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心·希望”社会实践服务团在牧护关镇中心小学建立了留守儿童成长档案。档案中不仅记录了留守儿童的基本信息、家庭状况、性格特征,还持续更新着孩子的学习情况、心理变化及志愿者们为孩子量身制定的帮扶计划,同时,也收录了孩子与志愿者之间的感人故事。通过这项长效措施,将“留守儿童”的教育与成长结合起来,并通过定期电话、通信、邮件等形式回访,详细记录留守儿童的成长经历,对档案实行统一的动态管理,通过开展有针对性的管理和教育,让留守儿童减轻因父爱缺失造成的心里空缺,尽可能的塑造留守儿童健康快乐的性格。
单 独 交 谈
7月26日下午,志愿者们在本次调研活动结束前,来到秦关村老支书家里进行慰问。在和老支书交流的过程中了解到当地村民外出打工的比较多,导致留守儿童和孤巢老人居多,当地家长对孩子们的教育问题日益重视,但当地学生初中后就辍学打工的现象还是比较严重。
和 老 支 书 交 谈
每个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都应该被关注,被宠爱,他们是我们的未来。六年来,“心·希望”社会实践服务团始终坚持以引导和帮助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为目标,不断加强团队文化建设,提高团队凝聚力和影响力;不断建立和完善当地留守儿童的成长档案,帮助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关爱留守儿童,需要在政府引导下,更需要家庭以及全社会共同参与,关注留守儿童的内心情感世界,以实际有效的行动引导孩子们健康成长。
(通讯员,张聪翼)
(执行编辑:张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