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出台,20小时内就有30万人争抢办理落户申请。5月16日,天津推出“海河英才”,被称为直辖市“史上最低落户门槛”的新政。而面对“人才大战”中“抢人才”政策释放的负能量,天津迅速反应,成为国内首个出台一系列“补丁政策”的城市。天津规定:无房无工作单位人员来津落户,需要提交个人档案。一石激起千层浪。档案在落户和就业方面究竟有什么影响?档案真的很重要吗?而此前,西安持续出台甚至升级系列新政,成为全国“人才大战”的佼佼者。那么,在“抢人才大战”中,此次天津“补丁”政策对西安有什么启示?华商报记者就此展开调查。
学历落户
档案在哪里?
借助户籍新政的东风,许多大学生实现了成为西安人的梦想。
个人档案的事操没操心?
“前不久,我的户口落在了西安高新区,心里也就踏实了,因为我真正成为西安人中的一员了。”
5月26日,提起西安户籍和人才新政落户的便捷,在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家公司财务部工作的女职员龚雪很开心,“我去高新路派出所咨询,只用身份证和大学文凭就将户口从老家甘肃张掖落在了西安高新区。”龚雪说,去年从陕西工商职业学院会计专业毕业后,就想着能留在西安工作生活。大学专科毕业后,在尚未落实工作前,她的个人档案目前保管在户籍所在地张掖的人才交流中心。当公安高新分局户政大队民警善意提醒她有关档案的事情后,龚雪进行一番认真思考,决定还是将档案迁转来西安。
“啊?档案?哎呀,还真的不知道现在档案在哪里了。”提起个人档案,在西安某医药公司工作的许先生有些意外。许先生介绍,十多年前,他从山西省中医药学校大专毕业后,在一家山西医药公司上班,后来派到西安分公司工作。2018年西安户籍新政升级以后,3月上旬,他很快就将户口落在了西安,在西安工作生活了十多年,终于如愿以偿成为了西安人。“档案的事这么多年没操心着。”许先生说,“因为我们公司是民营企业,不需要个人档案,但都建立劳动合同,在西安给员工都帮助办理了社保。”
郝先生老家在渭南,但从西安某高校毕业后到上海工作近10年,但档案一直在渭南老家一个人才交流中心保管着。“尽管在外地,但也时刻关心着家乡陕西,关注着大西安建设,”郝先生称,西安户籍新政后,他通过“掌上户籍室”渠道以学历落户项目将自己一家三口的户口落在了西安。他的女儿在上海一家幼儿园正上小班,他和妻子商量着孩子上小学后就从上海回西安继续发展。
学历落户受访者中户口档案同在西安的占26%
天津市人才新政将档案纳入公众视线,西安户籍新政中落户与档案有没有明确要求?就此,西安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答复说,在西安户籍新政实施和升级版中,对学历、人才等项目人员落户时,均未对档案提出明确要求。而据公安长安分局、高新分局、未央分局、灞桥分局、临潼分局等户政大队负责人均表示,公安机关在办理落户手续时没有档案相应规定。是否下一步考虑计划将转档案纳入落户之举中?西安市警方负责人表示,目前暂时没有接到相关政策的通知要求。
5月23日至27日,在公安高新分局和长安分局等部门支持下,华商报记者对部分学历新落户人员进行随机调查,分别调查取样50人,共100人,主要调查了解新落户的学历落户人员中他们的档案现在都在哪里。
“档案转到西安的都是党政机关、国有企业单位或者高校、科研单位的,”就此,公安长安分局户政大队大队长解军说,如长安的几所大学招聘的老师,其他学历落户基本上档案都没转,目前从西安市外迁入长安区新落户的人员有2.6万余人,其中,长安区学历落户的占40%左右。
据公安高新分局户政大队民警徐玮介绍,2018年3月19日至2018年5月24日,新落户在西安高新区的在校大学生为8711人,在同期新迁落户人员中占比24.46%。
在公安高新和长安分局支持下,华商报记者对学历落户的100人进行随机调查,结果显示,学历落户人员中其档案情况主要分以下几类:(1)在学校;(2)在单位;(3)在户口原籍的人保部门或者人才交流中心;(4)自己带;(5)不知道;(6)其他。
徐玮称,根据调查访问,结果呈现3个特点:
(1)在受访学历新落户的人群中,单位和户口以及档案均在西安市的,占调查受访总人数的26%。
(2)单位和户口都在西安的,但档案不在西安的占比44%。其中,觉得档案无所谓,不会影响就业和办理社保、买房等,这种观点的受访者占比此项人群的52%,不想迁档案、害怕档案丢失等因素,目前档案在原籍老家人社部门或公共就业人才和服务机构,甚至暂时由毕业所在学校保管的占比38%,还有觉得迁转档案太麻烦的占比10%。
(3)计划转档案的占比30%,其中包括不清楚迁转档案新政策、不知道自己所在单位是否能迁转。
“我们调研发现,西安户籍和人才新政实施中,落户西安不要求迁转档案”。对此,西安交大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副教授梅红说:“实际上,近年来,西安人社和教育部门也在做着大学毕业生档案的工作,明确要求将大中专毕业生档案托管于西安人才中心。” 华商报记者 程彬
西安应学习天津的“补丁政策”
“人才大战中天津的补丁政策的做法就特别好。西安户籍和人才新政中应当立马学习天津的做法,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查漏补缺出台政策。”昨日,陕西省社科院研究员、省城市经济文化研究会会长张宝通指出,改革本身就是一种探索,“既然探索出问题了不要紧,就应以问题为导向及时补救。”
针对2017年以来西安户籍和人才新政持续升温,早在今年3月,在接受华商报记者采访时,张宝通就曾发出预警——西安新政应当以“问题导向”思维进行及时补救。数据表明,自2017年以来,新落户西安的人员达65万余人,而借助新政升级,少数人将户口新迁转至西安,但实际上他们仍在外地城市工作、生活,形成一种借助政策漏洞“挂空挡”现象。张宝通剖析认为,尽管这是非常少的一些人,但不排除他们未来几年甚至以后会有这些动机:买房、买车甚至让孩子上学参加高考等动机,当下,他们没有在西安工作生活或者学习,短期而言的确是没有给西安做出相应贡献。但从长远看,作为具有西安户口的市民,无论何时只要他们再回到西安,哪怕是买房、买车或者让孩子上学,就要在西安消费、生活甚至就业,也会给西安发展做出相应贡献。
“如果真的只是为了落户将西安作为其子女高考的跳板,也就是‘高考移民’,这一现象应该及时出台政策查补漏洞。”张宝通表示,城市发展出现问题不可怕,关键是要及时按照出现的“问题导向”原则及时采取“补丁政策”,及时跟进相关政策和措施。
“西安系列新政应当学习天津的‘补丁政策’精神,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跟进出台相应措施。”西安交大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梅红副教授观点与张宝通不谋而合。“趋利避害是人的正常反应,无论他们落户西安买房、买车甚至为了孩子上学,这些动机也是属于很正常的选择。”梅红剖析说,落户西安、促进西安人口按计划增长,按目前政策规划来看是好事情,但在系列新政实施中必须谨防一点,就是“防止一些只利用政策红利却不给西安发展作贡献的情况”。
“人才大战”西安如何“补丁”?
吸引有用之人 杜绝“户口空挂”
“每个城市发展建设中自身资源和优劣势不同,从而引进人才的定位不同,”梅红指出,西安应因地制宜制定符合西安人口增长、人才聚集的差异化策略。
“对于‘高考移民’现象,西安市乃至陕西省教育部门应尽快出台相关政策防患于未然,”梅红说。在新政持续升温过程中,西安实际上也在做一些补充政策。面对人口激增,从个体角度来说,也就是西安本地原有市民而言,对孩子上学甚至考大学升学率有所顾虑,家长担心过多人才引进,是否会将西安原来略微高于周边城市的高考录取优势改变。梅红表示,这种担忧有一定道理,但从整个城市发展布局来说,肯定会是有得有失。从长远角度而言,当人口达到一定程度,会形成更好的人口聚集效应,会在城市公共管理投入相对较低的水平上,得到更好的发展回报,长远来看会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尽管如此,但从教育资源配置方面,西安还是应当尽快出台相关‘补丁政策’”梅红说,而在全国人才大战中招揽人才吸引人才,关键就是激发产业活力、调整产业布局。目前,第一、第二产业就业岗位资源十分有限,而第三产业是人才未来就业和拓展提升的主要领域。
通过调研,梅红认为,西安与天津因城市区位和发展特点不同,人才引进策略也未必要一致。对于大西安建设中抢人才大战最根本的还是要留住人才、服务好地方发展。
针对井喷式增长的落户申请,梅红建议:
第一,西安尽快出台不同领域的“补充政策”,防止一些投机行为,地方政府不仅要关注吸引人才,更要吸引有用之人,杜绝“户口空挂”、“暗度陈仓”现象;
第二,出台相关警示性政策,明确规定落户新政的目的和意义,严格杜绝“户口空挂”、“高考移民”等现象出现。天津人社局就明确指出,在外省市有工作单位的人员,不能按在天津无工作单位申报落户。如弄虚作假骗取落户资格,将会被注销户口、纳入诚信“黑名单”并通报原籍。
第三,整顿市场秩序,严格整治房地产市场违法违规行为,严查捂盘惜售、炒买炒卖、规避调控政策、制造市场恐慌等房地产企业和中介机构的违法违规行为。
第四,尽快调整产业布局结构,出台强有力的产业扶持、产业繁荣相关政策,加快民营经济、小微经济发展,拓展更多的就业岗位,为吸引来的人才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华商报记者 程彬
落户西安超40万人
托管档案数变化不大
随着户籍和人才新政、创新创业新政的不断升级,“孔雀西北飞”已经成为新气象。
我们想知道这些“新西安人”在西安落户,在西安生活吗?他们享受的福利政策,与来不来西安就业有关系吗?连日来,华商报记者就人才大战中的热点问题咨询了公安、人社、工商等部门相关专家和人士。
是否迁转档案
西安户籍新政暂无明确要求
1.档案对个人重要吗?
西安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当前,个人档案除了认定工龄,还涉及到诸如技术职称、入党、学历、职务和工资晋升等方面。“但如果你的就业单位是国家机关、国企、高校等,那么档案还是很重要的,和职称评定、工资晋升等息息相关。”该负责人表示,对于民企来说,是否托管档案受到的影响不大,但建议每个就业人员重视档案托管,以备不时之需。
2.能否在西安评职称?
据公安和人社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依据户籍新政相关政策,户籍从外地落户西安后,其本人来西安就业、生活,如果个人档案随之迁转落在西安的人才交流中心、就业服务中心或者本单位人事管理部门,这样,在西安就有归属单位,可以在西安按照相关政策评定职称,定期参加人才交流中心或职介中心的一些活动。如果只是落户西安,本人档案不随户口迁转,且本人也不在西安工作、生活,就无法在西安评定职称,在西安无归属单位。
3.档案托管数有啥变化?
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自2016年档案托管不收费之后,档案托管的数量逐年递减,户籍新政对于档案是否转入没有明确要求,所以目前西安的档案托管数字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随着“井喷式”落户,应该会有很多人选择把档案在西安托管,对此,西安人社部门也已专门召开会议会商,做好积极应对的准备。
落户西安不迁档 能享受啥政策?
1.原来是外地人,现在落户西安,不在西安就业,档案不落在西安,能享受西安什么政策?
购房资格:
落户西安,符合西安购房政策的,可享受在西安买房的资格。
子女上学资格:
义务教育阶段的子女,可在落户的户口所在地辖区,选择对应学区的中小学上学。
社保方面:
可以享受居民养老保险和居民医保。
2.落户之后,档案是否落在西安,和享受的薪资待遇及社保有关吗?
“五险一金”跟档案关系不大。据介绍,“五险一金”涉及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还有住房公积金。其中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是由企业和个人共同缴纳的保费,而工伤和生育保险完全是由企业承担,个人不需缴纳。目前社保政策是放开的,“五险一金”的账号就是居民身份证号,只要有身份证复印件,单位就可协助办理。
3.引进人才存在“空挂户口”吗?
5月14日,武汉籍博士汪淑芬成为了2018年第40万名落户西安的“新西安人”。公安机关和人社部门最新数据表明,今年西安新迁入人口40.19万人,其中博士781人,硕士11218人,本科12万人,大专8万多人,学历落户占比66%。
其中,通过人社部门引进的人才是带着招聘岗位招揽的。2018年招聘的高端人才集中在硬科技、高校等领域。据介绍,人社部门每次人才招聘是有方向的,主要为西安的主战场服务,比如硬科技专场招聘会、海外留学生专场招聘会、双创专场招聘会等,根据西安的产业特点及发展态势来招聘,都是为给西安招揽各行各业急需的高质量人才。这些人基本不存在“空挂户口”的情况,都是全职来西安就业、生活的,很多人牵扯到职称评定,档案关系也需要转入西安。 华商报记者 毛蜜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