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旅游养生

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旅游养生 >

“春醒•忆老家”2018全国百家网络媒体走进“丝路之根 生态方城”

发布时间:2018-03-30 17:37
   三月春光无限好,万亩连翘金辉耀。3月28日全国百家网络媒体的编辑记者,分别走进“中华第一石川”七十二潭景区和“天下第一古长城”七峰山生态旅游区。七十二潭景区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及秀美风光,让媒体朋友及摄影师恋恋不舍。七峰山生态旅游区漫山遍野的连翘花惊艳了全国百家媒体的记者。七十二潭景区热情细致的服务和七峰山生态旅游区严格规范的管理都给记者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春醒•忆老家”2018全国百家网络媒体走进方城七十二潭景区
“春醒•忆老家”2018全国百家网络媒体走进“丝路之根生态方城”

                                                                  “春醒•忆老家”2018全国百家网络媒体走进七十二潭景区(摄影:任红兵)
   3月28日上午,“春醒•忆老家”2018全国百家网络媒体走进了方城七十二潭景区。悠扬的鼓声响起,七十二潭景区用这种独特而热情的方式迎接着远道而来的全国百家网络媒体和摄影师们。
“春醒•忆老家”2018全国百家网络媒体走进“丝路之根生态方城”

欢迎仪式现场(摄影:任红兵)
“春醒•忆老家”2018全国百家网络媒体走进“丝路之根生态方城”

方城县七十二潭景区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海燕介绍特色旅游线路(摄影:任红兵)
“春醒•忆老家”2018全国百家网络媒体走进“丝路之根生态方城”

七十二潭景区工作人员做旅游推介(摄影:任红兵)
“春醒•忆老家”2018全国百家网络媒体走进“丝路之根生态方城”
 
“春醒•忆老家”2018全国百家网络媒体走进“丝路之根生态方城”

舞蹈表演(摄影:任红兵)
  在活动现场媒体朋友、摄影师还欣赏到了优雅的舞蹈表演,舞蹈演员精彩的表演赢得了阵阵喝彩声。来自青藏高原的藏族小伙、姑娘们还为大家带来了民族特色舞蹈表演,让大家在七十二潭就能领略浓浓的民族风情,大家仿佛来到了遥远的西藏。
“春醒•忆老家”2018全国百家网络媒体走进“丝路之根生态方城”

敬献哈达(摄影:任红兵)
“春醒•忆老家”2018全国百家网络媒体走进“丝路之根生态方城”

小丑演员(摄影:任红兵)
   在表演过后,热情的藏族朋友还为大家献上了表示崇高敬意的哈达和祝福,引得大家争相和他们合影留念。小丑演员还为大家带来了幽默风趣的表演,并为小朋友和游客们送上了特色气球。
   随后,在导游的带领下,广大媒体朋友、摄影师进入了七十二潭景区,在迎宾潭大家还偶遇了身着少数民族服饰的演员,她们迅速成为摄影师和媒体们的模特。
“春醒•忆老家”2018全国百家网络媒体走进“丝路之根生态方城”

七十二潭景区连翘竞相开放(摄影:任红兵)
  春日的七十二潭景区风景如画、谷幽林密、石怪潭奇,百里连翘,竞相开放。金黄色的连翘花如同春天的信使在春风里尽情飘摇,舒展着自己的腰身。仔细看,连翘花举着金黄的小喇叭,向着长天吹奏着属于七十二潭景区的春日赞歌。广大媒体朋友和摄影师纷纷被眼前的绝美景色所吸引,急忙拿起手里的长枪短炮,咔咔的拍个不停,大家都迫不及待的想要把七十二潭景区的美景永远保留下来。
“春醒•忆老家”2018全国百家网络媒体走进“丝路之根生态方城”

七十二潭景区(摄影:任红兵)
  七十二潭景区独特的石川地貌,形成于两亿五千万年前,由整块梯级延展长达4公里的花岗岩石构成,气势恢宏、结构独特,远观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在全国绝无仅有、实属罕见,被地质学专家叹为观止地称为“中华第一石川”。石川内长年泉流不息,泉水随着山势起伏跌宕而下,形成近百个形态各异的石穴潭池,宛如一条巨龙在山谷中潜伏。自景区入口拾级而上,迎宾潭、老龙潭、神龟潭、双龙潭、福禄潭、五连潭、情侣潭等,一水一潭,一潭一景,传情达意、播撒祝福。
“春醒•忆老家”2018全国百家网络媒体走进“丝路之根生态方城”

《曲艺三弦书》(摄影:螺丝钉)
行至神龟潭,几位演员正在自弹自唱《曲艺三弦书》,她们用传统曲调演唱、歌颂着现代方城涌现的好人、好事,大家纷纷驻足观看。
“春醒•忆老家”2018全国百家网络媒体走进“丝路之根生态方城”

七十二潭景区(摄影:任红兵)
  在神龟潭至景观长廊近千米的流水瀑布中,有一条清凉刺激的走瀑,酷暑时节,换上一双手工编织的轻盈草鞋溯溪而上,徒手攀爬于跌宕的潭瀑之间,让清澈碧透的泉水流淌在脚下,享受从脚心到身心的清凉与舒心。
“春醒•忆老家”2018全国百家网络媒体走进“丝路之根生态方城”
 
“春醒•忆老家”2018全国百家网络媒体走进“丝路之根生态方城”

茶艺表演(摄影:任红兵)
古筝悠扬,曲水流觞,铮铮曲声,暖惠人心。行至诗璧,广大媒体朋友、摄影师们欣赏了优雅的古筝弹奏和茶艺表演。
“春醒•忆老家”2018全国百家网络媒体走进“丝路之根生态方城”
 
“春醒•忆老家”2018全国百家网络媒体走进“丝路之根生态方城”

玻璃吊桥(摄影:任红兵)
“春醒•忆老家”2018全国百家网络媒体走进“丝路之根生态方城”

高空瑜伽秀(摄影:螺丝钉)
   来到七十二潭景区,玻璃吊桥是一定要体验的,它悬于天际,更具天险,站在玻璃桥上,峡谷美景尽收眼底,行走其上彷如御风而行。大家在欣赏峡谷美景、体验凌空悬崖刺激的同时,还能听到各种刺激的尖叫声。来到七十二潭玻璃吊桥,广大媒体朋友、摄影师还偶遇了一位瑜伽爱好者,她正在玻璃桥上上演一场高难度的高空瑜伽秀,瑜伽的柔美,玻璃桥的震撼,在天地之间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健康与美丽尽情绽放。众多摄影师及媒体记者纷纷按下快门,定格下这美丽的时刻。
“春醒•忆老家”2018全国百家网络媒体走进“丝路之根生态方城”

《寻梦七十二潭》歌舞表演(摄影:螺丝钉)
   在七十二潭天池,广大媒体朋友、摄影师还见到了下凡的“仙女”,伴随着优美的乐曲,“仙女”们撑着油纸伞,迈着优雅的步伐向大家款款走来,一瞬间大家仿佛到了“瑶池仙境”。随着油纸伞的转动,古色古香的传统舞蹈表演让大家有了穿越之感,深深陶醉其中。据七十二潭景区工作人员介绍,这场精心编排的《寻梦七十二潭》歌舞表演倾注了演职人员大量的努力,希望为大家带来更多美的享受。
“春醒•忆老家”2018全国百家网络媒体走进“丝路之根生态方城”

传统旗袍表演(摄影:任红兵)
在天池旁,还有几位旗袍爱好者,为大家带来了一场优美的传统旗袍表演,在这青山绿水间别有一番韵味。
“春醒•忆老家”2018全国百家网络媒体走进“丝路之根生态方城”


《首饰龙》(摄影:任红兵)
  在欣赏过七十二潭景区的独特美景之后,广大媒体朋友还在龙宫还观看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浙江温州乐清《首饰龙》。通上电源,大戏开演,龙身上的花鸟、亭台、楼阁都动了起来,甚至于每个人物的手掌都能一开一合,这些人物各自表演不同的动作和场景,演绎各行百态,戏剧人生。“西游记”、“大战绝龙岭”、“打稻”等妙趣横生,令人惊叹。
“春醒•忆老家”2018全国百家网络媒体走进“丝路之根生态方城”

扇子舞(摄影:任红兵)
“春醒•忆老家”2018全国百家网络媒体走进“丝路之根生态方城”

                              葫芦丝独奏(摄影:任红兵)
   走过了龙宫,大家又来到了七十二潭民族大舞台,扇子舞、葫芦丝独奏《月光下的凤尾竹》等表演让广大媒体朋友和摄影师度过了一段休闲、娱乐的好时光。


 
    在七十二潭广裕阁,阵阵铿锵的锣鼓声如万马奔腾,春雷滚滚,一片热闹非凡,广大媒体朋友、摄影师们在这里观赏到了难得一见的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背阁”表演,演员们的精彩演出,赢得了广大媒体朋友阵阵叫好之声。
    据了解,“背阁”是方城县较稀有的舞种,该舞蹈由方城县清河镇廓封村刘铁匠从河北家乡传到本地的,至目前已有150多年的历史。该项活动深受当地广大群众喜爱,每逢重大节日,当地群众都会自发组织在一起表演,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田,国泰民安。“背阁”是一个人背,集造型、杂技、彩扎、戏剧、音乐为一体,体现了高、难、险、美的特点。“背阁”表演由两部分组成,支撑者多为青壮年,身负一个制好的铁支架,在身上绑牢,根据节目内容,选择以鲜花、瓜果、禽鱼、器皿、兵器等装饰铁架,以假乱真,给人以错觉。架上表演者均选4-6岁女童,固定在铁支架上,扮作戏剧、传说、故事中的人物。这种舞蹈形式上下配合,灵活多便,边走边舞,可行可停。
    七十二潭景区还有很多好玩的,高山滑草、空中飞人、魔幻屋等让游客们感觉既惊险又刺激。
“春醒•忆老家”2018全国百家网络媒体走进“丝路之根生态方城”



七十二潭招牌菜(摄影:付锐)
七十二潭景区不仅有好看的,更有好吃的好玩的。鸿运当头、大吉大利都是七十二潭的招牌菜。美食过后更有激情的的篝火晚会及喷火表演。
“春醒•忆老家”2018全国百家网络媒体走进“丝路之根生态方城”

篝火晚会(摄影:任红兵)

晚会(摄影:任红兵)
“春醒•忆老家”2018全国百家网络媒体走进“丝路之根生态方城”

喷火表演(摄影:任红兵)
    广大媒体朋友、摄影师纷纷表示,七十二潭景区是他们见过的最有特色的景区。在七十二潭景区不仅欣赏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还能观赏这么多唯美的文化表演,真是不虚此行。一定会宣传报道好,将这份美分享给更多的人,让七十二潭被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网友所熟知和喜爱。
    春满七峰,徜徉万亩花海。3月28日下午,“春醒•忆老家”2018全国百家网络媒体走进了方城七峰山生态旅游区。刚进入景区,一阵花香就随风飘来,广大媒体朋友和摄影师已经被花海包围了。七峰山生态旅游区新引进的美国石竹、天竺葵、长寿花、蝴蝶兰、大花海棠......美得不像话。
“春醒•忆老家”2018全国百家网络媒体走进“丝路之根生态方城”

​“春醒•忆老家”2018全国百家网络媒体走进七峰山生态旅游区(摄影:唐学勤)
“春醒•忆老家”2018全国百家网络媒体走进“丝路之根生态方城”






瀑布(摄影:任红兵)
   在短暂的推介活动后,在连翘花仙子的陪伴下,广大媒体朋友、摄影师走过了观景长廊,来到了玉女湖,湖面波光粼粼,还有小鱼在湖中嬉戏。来到这里就像走进了一幅美丽的画卷。沿着溪流继续前行,大家看到了一座壮美的瀑布,摄影师纷纷驻足拍摄取景。
“春醒•忆老家”2018全国百家网络媒体走进“丝路之根生态方城”

七峰山生态旅游区连翘花海(摄影:任红兵)
    经过短暂的停留后,大家又乘坐七峰山生态旅游区景交,经过盘山公路后来到了龙湖,蓝天白云底下是清澈的湖水,那波光粼粼的湖面如同一面明镜,一阵微风拂过,湖面泛起一圈圈涟漪。广大媒体朋友、摄影师纷纷被眼前的美景深深的吸引住了,安详和美好的感觉如花般盛开在大家的心间。远山就是连翘花海,金黄的连翘花弥漫在所有的沟沟坎坎、角角落落,温暖的春风拂动,阵阵花香扑鼻,形成荡人心魄的旖旎风光。那无尽的金黄似一双双热情的明眸,正期盼着2018全国百家网络媒体的编辑记者和摄影师们,同醉这浪漫的金色海洋。
龙湖下就是红石崖瀑布,它雄伟壮观,瀑流淙淙,在阳光的照耀下彩虹显现,美不胜收。

“天下第一古长城”(摄影:任红兵)
“春醒•忆老家”2018全国百家网络媒体走进“丝路之根生态方城”

烽火台(摄影:任红兵)
   在离开龙湖后,广大媒体朋友、摄影师又来到了“天下第一古长城”,登上西寨门,烽火台、楚长城遗址遥遥在望。漫步在楚长城的城墙上,能让人穿越历史、思绪飞扬。经历史学家考证楚长城比齐长城早约300年,比秦统一后大规模修筑的长城早约460年,曾出土战国时期铜戈、铜镞等文物。楚长城被中国长城研究会名誉会长罗哲文先生称为“天下第一古长城”。与楚长城紧密相连的便是烽火台了,此烽火台在旧址上重建,完整地呈现了当时雄伟壮观的真实场景。
“春醒•忆老家”2018全国百家网络媒体走进“丝路之根生态方城”




七峰山民俗博物馆(摄影:任红兵)
   在挥别了“天下第一古长城”后,媒体朋友们又来到了忆园参观,刚一下车,大家就迫不及待的品尝起了石磨豆浆,古老的驴拉石磨工艺磨出来的豆浆非常香浓,这纯真的味道赢得了媒体朋友们的广泛好评。在七峰山民俗博物馆大家体验了马车、轿子等难得一见的老物件。七峰山民俗博物馆是七峰山生态旅游区耗费两年多时间,花费大量精力物力,将历尽艰辛从民间搜集而来的数件珍贵的“老物件”一一陈列在了这里供游客免费参观体验。目的在于在这个传统文化日渐消残的今天给大家保留一席“思忆之地”,也因此形成了七峰山独具特色的文化元素,广受媒体朋友、摄影师们的喜爱和好评。
“春醒•忆老家”2018全国百家网络媒体走进“丝路之根生态方城”


玻璃栈桥(摄影:任红兵)
   来到七峰山生态旅游区,惊险刺激的玻璃栈桥以及高空索桥是不得不体验的。广大媒体朋友行走高山之颠,透明的玻璃使脚下的绝美风光一览无余,迎面是紧密相连的七座山峰,整个人仿佛悬空而立,让大家充分体验到了漫步云端的惊险刺激。
“春醒•忆老家”2018全国百家网络媒体走进“丝路之根生态方城”

神仙洞(摄影:任红兵)
“春醒•忆老家”2018全国百家网络媒体走进“丝路之根生态方城”

神仙洞观景台(摄影:任红兵)
“春醒•忆老家”2018全国百家网络媒体走进“丝路之根生态方城”

七峰山生态旅游区(摄影:任红兵)
   在体验过玻璃栈桥后,广大媒体朋友、摄影师来到了七峰山生态旅游区红石崖下的神仙洞探秘。在神仙洞观景台可以遥望七峰山生态旅游区全景。神仙洞里恢宏宽阔,洞深百余米,可容纳万余人,洞内温凉,是天然的避暑胜地。
“春醒•忆老家”2018全国百家网络媒体走进“丝路之根生态方城”

观音阁玻璃观景台(摄影:任红兵)
  在告别了神秘的神仙洞后,广大媒体朋友、摄影师来到了观音阁玻璃观景台参观。站在观音阁玻璃观景台向远处望去,目光所及之处尽是七峰山的万千山水。再往脚下一看,完全悬空的观景台下,几百米落差的悬崖深谷,只一眼便让人惊心动魄。
“春醒•忆老家”2018全国百家网络媒体走进“丝路之根生态方城”


湖滨别墅(摄影:任红兵)
   最后,大家参观了环境优美的湖滨别墅,居住于此,户户观湖,栋栋赏景,景观错落有致,浑然天成。至此,2018全国百家网络媒体走进方城七峰山生态旅游区之行圆满结束,这里优美的自然风光犹如一张山水画作慢慢铺展开,向广大媒体朋友、摄影师展示着一幅生机勃然的秀美景色。媒体朋友们纷纷表示,身心非常愉悦,真是不虚此行。
上一篇: “2018全国百家媒体走进汝阳”全域旅游高峰论坛圆满举行
下一篇:河北省保定市唐县全胜峡景区举办春瀑节

相关文章

 

教育培训

更多>>

人物专访

更多>>
免责声明| 关于我们 | 使用帮助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主管单位:西安新城西部信息与文化研究所 版权所有 网上西部网 CopyRight © 2014 备案号:陕ICP备15000786号 邮编:710016
网络部地址:陕西省政府大院鲁迅图书馆副一楼    编辑部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陕西工人报社3单元4楼
联系电话:029-87402878  传真:029-81624341  微信号:13389224618  QQ:2651333931  投稿邮箱:wsxbpt@163.com
 技术支持:旭阳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