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转暖,甘肃定西市渭源县渭河源村的村民纷纷忙碌起来,请大厨、收拾客房、摆弄收集了一个冬天的特产干货,等待着迎接四面八方游客的到来。近年来,随着渭河源景区的打造建设,来渭河源村旅游度假的人越来越多。
离渭河源景区1公里外的村民张海军,开始收拾自己的农家乐,他说,春天了,草马上长出来了,地里的小麦也要绿了,客人们会慢慢多起来,现在赶紧要把准备工作做好。
2015年7月,由于甘肃渭河源景区的建设,家住渭河源村的张海军搬迁至1公里外的新农村,开起了自己的农家乐,“一天最好的时候能挣2000多元钱。”
渭河源景区是渭河的发源地,区位优势突出,境内植被良好、风景秀丽,历史人文景观众多,为旅游开发提供了良好的本底环境,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和潜力。
2015年,渭河源村纳入省级旅游专业示范村建设序列,目前,共有农家乐71家,直接或间接从事旅游业的人员达到7300多人。
以前村里的路就是一条烂泥沟,每逢下雨下雪,村里的人出不去,外面的人进不来,现在路修到家门口,整齐漂亮的新农村建设起来,家家户户用上了电器,在外漂泊了14年的张海军看到家乡的变化,决定回乡创业,经营起了200平方米的农家乐。
近年来,随着精准扶贫项目的推进,甘肃渭源县因地制宜,走旅游扶贫的路径,打造渭河源景区,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人多时,2公里长的街道停满了车,村民看到商机,在农闲时,有的出售农产品、小商品、纪念品,有的摆摊卖特色小吃,有的经营起农家乐等。”张海军说。
张海军经营的农家乐共投资78万元,包括餐厅、宾馆和KTV,其中政府补助12万元,以及房屋搬迁补助5.6万元。“虽然投入的资金较多,但是相信五年左右就能收回成本。”
张海军说,游客最多时,店里总是客满。暑假时,很多家长带着孩子到这里来体验农家生活,到地里挖土豆,感受乡村旅游的乐趣。“创业虽然艰苦,但是在自己家门口挣钱,心里踏实也过得舒服。”
渭河源景区以“华夏文明渭河源”品牌塑造为发展主题,以“生态保护、文化探源为特色的生态休闲游憩目的地”为开发思路,以大禹导渭、寻根探源为文化缘起,以打造集文化探源、生态保育、源头观光、科普教育、特色农业与田园休闲为一体的生态休闲旅游区为建设布局,多方筹措项目资金4500多万元进行了规划建设。
甘肃渭源县旅游局副局长杨宏宇表示,景区的打造,将给周边的村民带来无限商机,不仅为拥有创业梦想的村民提供宝贵的机会,而且将带动周边村民就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渭河源村民委员会主任张锦财表示,旅游的人多了,村里的土特产都变成了宝贝,蕨菜、羌胡、党参等都是抢手货。“有时一筐蕨菜能卖100多元呢,很多农民开始摆摊设点,销售自家的农产品、土特产,这也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张锦财说,下一步,我们打算在村子周边山坡上种植1000亩油菜花,打造千亩油菜花风景区,吸引外面的游客到这里赏花、拍照,同时体验乡村旅游乐趣。
渭河源村有村民652户2706人,其中贫困户202户911人,贫困面为33.7%。近几年,随着精准扶贫工作推进,2014年,全村脱贫26户110人,2015年脱贫163户747人,现有贫困人口13户54人。
渭源县委副书记张振亚表示,渭源县引导贫困群众发展投资少、风险低、见效快的乡村旅游项目,制定出台了渭源县农家乐及农家客栈《管理办法》等扶贫发展政策,新发展农家乐经营户16家,累计达到71家,开发特色旅游商品30多种,2015年,渭源县乡村旅游年接待游客30.3万人,旅游收入达9391万元。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本网编辑: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