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民本情怀,践行艰苦奋斗
(网上西部网讯)五月初,纪实文学《梁家河》的出版使全民掀起了学习《梁家河》的热潮。我有幸阅读了此书,对习总书记当年在梁家河插队的七年知青岁月有了深刻的了解与领悟。
书中讲述了习近平知青时期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通过一篇篇短小精炼的故事,一幅幅真情流露的图片,向我们展现出青年习近平那些宝贵的品质。亲民为民的情怀,艰苦奋斗的精神等造就了他为民谋福的初心,为他以后的人生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根植于基层,造福于百姓。在习近平七年的知青岁月里,他与群众打成一片,再苦再难也要自己去干,带领梁家河的农民百姓们一起攻坚克难,建铁业社、缝衣社、代销社、打淤地坝,修沼气池等。正是与百姓一起生活,在群众中扎根,使习近平深刻了解到百姓的疾苦。梁家河养育了他,梁家河的农民保护着他,而他也在这里学到了农民实事求是、吃苦耐劳的精神。这七年的磨练,不仅锤炼了他的意志,更是坚定了他对追求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带领梁家河的人民过上幸福安康的日子,也使他始终如一的保持着一种服务人民群众的赤诚之心。
在七年知青岁月中,习近平身上有着不畏艰苦磨砺的精神去支撑着他。这种精神也深深影响着每一个党员干部,更是激励着我们这些推进社会进程发展的当代青年和大学生。“一个人要有一股气,遇到任何事情都要有挑战的勇气,什么事都不信邪,就能处变不惊,知难而进。”习总书记在回望自己的知青岁月曾这样说道。这是一种人生信念,而这种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信念更是应践行在我们大学生的生活里。在任何困境与逆境中,不论是在生活、学习、社会上,都要坚定自己的理想与信念。通过七年的磨砺,使习近平学到大学问,而我们在经历各种磨砺后,要学会使自己的思想与精神境界得到升华,在不同的困境中汲取自己的智慧与学问。
在去梁家河下乡插队的知青们中,习近平是年龄最小的,仅十五岁。当时的习知青认为齐家、治国、平天下还轮不到我们去做,我们现在只能做一件事,就是读书修身。所以,即使在艰苦的环境中,他仍不放弃读书。正是不怕吃苦、迎难而上的精神与读书修身相结合在一起,锻造出他的一股韧劲,使习近平永保持不变的信念。在他身为梁家河的大队党支部书记时,带领着群众一步步攻坚克难,提高粮食产量,将梁家河慢慢发展起来。而我们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新星,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在学习生活中,最重要的责任与义务其为读书修身。因此,我们大学生要学习习总书记当年的精神,不怕苦,不怕难。将读书成为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以知识武装自己,为 走入社会、贡献自己打下夯实的基础。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提出了“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的谆谆教诲。这是在用实践告诉我们广大青年和大学生,要坚定理想信念,立志成才,不畏艰苦磨难,迎难而上,踏踏实实的去干好每一件小事,久久为功,最终会顺利完成目标,走好人生的每步路。
在七年的知青岁月里,习总书记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勉励每一个中国人要坚持学习,严于修身,埋头苦干,攻坚克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每一次困境都有学问,每一个磨难都是智慧。党员干部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当代青年和大学生读书修身,系好人生的每一粒扣子;每个中国人都努力奋斗,为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西北大学现代学院:李守宇)